当看到郁亮月薪降到1万元的文件时,会议室突然安静了——这位曾经年薪千万的掌门人仁信配资,此刻正亲手拆解自己建造的帝国。比降薪更震撼的,是那份打破31年传统的公告:2024年,万科不再分红。
市场瞬间炸锅:万科要倒了?但翻开财报深处,一群“聪明钱”却在悄悄布局——他们看到的不是终点,而是一场教科书级的绝地求生。
本文仅学习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!
一、分红的终结,还是新生的开始?
31年神话的终结与500亿亏损真相
2024年,万科交出一份震惊市场的成绩单:净亏损495亿元,创下上市34年来首次年度亏损。更让投资者心碎的是,连续31年的现金分红传统戛然而止。表面看是末日景象,实则暗藏“刮骨疗毒”的决绝:
主动引爆风险:计提存货跌价81亿、坏账准备264亿,提前出清未来三年的潜在雷点;
断臂求生:为回笼现金低价处置资产(如广州、上海核心物业),部分交易价格甚至低于账面值。
债务悬崖边的底牌
3613亿有息负债高悬头顶,但两张底牌正被忽视:
融资成本仅3.54%,比民营房企低近200基点,国资信用背书显威;
79个“白名单”项目+国资输血:深铁提供33亿借款(利率2.34%),并协助化解326亿到期债务。
现金流的生命线
经营性现金流连续16年为正,2025年一季度销售回款率超100%,大宗资产交易签约64.3亿元——证明这艘巨轮即便撞上冰山,引擎仍未熄火。
二、从“盖楼商”到“城市服务操作系统”
非开发业务:被低估的现金奶牛
万物云:年营收364亿(增长10.2%),估值超800亿,轻资产模式贡献稳定现金流;
物流印钞机:持有普洛斯21.4%股权仁信配资,8年累计分红150亿,日均净赚500万;
长租公寓:管理25万间,95%出租率,Pre-REITs基金已获中信投资。
科技重估:藏在专利里的“核武器”
图纸大模型“图云”:设计效率提升15倍,服务中海、越秀等千个项目,拿下建筑科技最高奖“华夏奖”;
智慧社区系统:火情2分钟响应、设备在线率99.7%,构建行业最大实时安防网络。
资本变局:REITs撬动万亿存量
将深圳龙岗万科广场等成熟资产打包发行REITs,2025年募资目标100亿。中金印力REIT分红率5.24%,标志着万科正把“钢筋水泥”变成可流通的“金蛋”。
三、被错杀的三大隐形金矿
万物云分拆倒计时
万物云估值超800亿,却以成本法计入报表。万科已质押其60亿股权换取深铁42亿借款——分拆上市将是一次价值核爆。
12万间保租房的政策红利
保租房纳保量全国第一,在保障房REITs扩容背景下,这些“政策硬通货”有望激活千亿沉淀资产。
300项专利的制造业蜕变
当行业转向“好房子”竞赛,万科近300项建筑专利(如预制装配技术降耗30%)将成为对抗周期的技术壁垒。
在裂缝中寻找光的价值信徒
当市场为消失的分红哀叹时,深铁工作组50人正彻夜修改公司章程;当散户恐慌抛售时,国资已押上土地、信贷与信用三重筹码。 万科的自救,恰是一场中国房企转型的史诗级实验:用科技重构产品,用服务替代销售,用现金流战胜规模幻觉。
历史总是惊人相似:1994年万科首次喊出“减法战略”时无人理解,却在十年后成就龙头。今天的壮士断腕,或许正为下一次崛起埋下伏笔。毕竟,能主动终结31年传统的企业,从不是等闲之辈。
点赞▲收藏,当房地产板块异动时,你会瞬间看懂万科的涨跌逻辑!
(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企业转型存在不确定性)
真正的价值从来不在喧嚣的掌声中,而在无人问津的裂缝里。
网眼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